- 汽車公司賣一輛車的利潤一般有多少
- 汽車公司賣一輛車的利潤一般有多少
- 為什么有人開公司明明不怎么掙錢還非得買一些豪車呢
- 路上開豪車的都是做什么行業
- 為嘛三萬月收入的人群全國不足百萬,但馬路上的豪車卻遍地都是
- 總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,但豪車越來越多,是什么原因呢
汽車公司賣一輛車的利潤一般有多少
其實汽車公司和4S店賣一臺車的利潤也就幾百到一兩千的樣子,他們在售賣一臺車會產生一系列的收入,比如車企會給每臺車有一定的回扣,還有就是保險費,額等等灰色收入,如果是豪華車的話相對來說提成和返點也會更高一點,也相應的賺的會多一些
汽車公司賣一輛車的利潤一般有多少
稅收占整體支付的50%-80%;生產公司10%;銷售10%;原材料成本不到40%先來算成本結構最簡單的自主品牌車,其成本包括:稅收、廠家利潤、4S店利潤、原材料成本。以一輛售價10萬元的轎車為例:- 稅收4萬元,包括消費稅(3-5%)、增值稅(17%)、教育附加稅、城建稅、地稅=大約車價的40%——40%是根據一位自主品牌人士的說法。有的城市無地稅,故用大約。消費稅按排量征收,3-5%為1.6升以下排量的車型稅率。- 生產公司利潤1萬元,即車價的10%。- 銷售公司利潤7000元,即車價的7%(包括銷售成本,廣告營銷等)。- 經銷店利潤5000-7000元,即車價的5-7%。- 原材料成本約3.5-4萬元,即車價的36-38%。消費者如果購買這輛車,還需要繳納車價10%的購置稅,即一萬元。也就是說,消費者要花11萬元購買這輛車,總稅收為5萬元。再算算一輛20萬元的合資品牌車。合資品牌車與自主品牌車的不同之處是,中方要向外方繳納技術轉讓費,不同品牌車型的技術轉讓費不同。有消息顯示,技術轉讓費為車價的5%到10%。- 稅收大約8萬元。- 生產公司利潤2萬元。- 銷售公司利潤1.4萬元。- 原材料成本7.2-7.6萬元。- 技術轉讓費1萬元。如果消費者購買該車,還需繳納10%的購置稅,大約2萬元,那么該車總價為22萬元。再算算一輛報關價100萬元的進口車成本構成。進口車與合資品牌車相比,沒有技術轉讓費,但增加了關稅。另外,如果這款車排量為4.0升以上,則需繳納40%的消費稅,以鼓勵節能環保。稅收,包括消費稅{(進口價加關稅)*40%}、增值稅{進口價、關稅、消費稅)*17%}、關稅(進口價的25%)。具體數額是多少,數學好的讀者自己算吧,總之,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。有經銷商統計,100萬元的進口車稅收就有143萬元。生產公司利潤和銷售公司利潤,因為品牌不同,占比也不同,有的車型還加價數萬元銷售,所以無法斷定詳細利潤,但可以肯定的是,這輛豪華車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是非常低的,廠家利潤最高。如果消費者購買,還需要10%左右的購置稅,大約10萬元。總之,這款車總價接近300萬元了。當然,不同品牌,不同排量,不同車型的具體稅負,技術轉讓費,生產公司或銷售公司利潤是千差萬別的,以上計算只是大體的約數,不一定精確。但可以有一個基本的結論,無論化妝品、書籍還是汽車,原材料或原創利潤都是占比不高的,營銷和稅收環節最賺錢。 萊垍頭條
為什么有人開公司明明不怎么掙錢還非得買一些豪車呢
好面子,撐門面,打腫臉充胖子。
路上開豪車的都是做什么行業
什么行業都有,古話說得好,行行出狀元。任何行業做好了都能賺大錢,東北不是有個做直播的買了勞斯萊斯。
為嘛三萬月收入的人群全國不足百萬,但馬路上的豪車卻遍地都是
3萬月收入,年收入36萬還是稅前,全國才100萬人?少說有個500萬人。這只是拿工資的,真正有錢人不在這500萬人范圍里,他們不拿工資或者象征性的拿1元,靠股權或者房產,1年賺個幾百萬-1000萬跟玩一樣。
總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,但豪車越來越多,是什么原因呢
2019生意的確不好做,身邊的朋友經常跟我訴苦線上不好做線下更難,隨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,想要在一線城市生存下去是比較難的,題歸正傳!為什么生意難做豪車缺越來越多?先做個小調查:奔馳2017銷量229萬輛。寶馬2017年銷量209萬輛。奧迪2017年銷量188萬輛。 奔馳2018銷量231萬輛。寶馬2018/銷量249萬輛。奧迪2018銷量181.25萬輛。也只有寶馬多出來22萬輛左右 而且現在流行分期,年輕人接受的了,一部分好面子的貸款買了,bba也不算貴了。最主要的是富人太富,窮人太窮。60創業發家致富70買房發家致富8090很尷尬說多了都是淚,機會就在你身邊,好好把握吧。跟上互聯網時代。
以上就是【看了3遍都不相信!豪車企業賺錢嗎_豪車跑什么業務能賺錢】的全部內容。


評論